記得我要結婚時,曾經看過一段話,
這段話是這麼說的:「女人的錢在兩種時候最好賺:結婚跟有小孩。」
那時候我還嗤之以鼻。
現在當我懷孕了,我才知道女人的錢....真的還蠻好騙的。
相信有很多人懷孕後都會被身邊的人推薦至少一到兩種的營養品,
雖然我在醫藥相關行業工作快一年,
清楚知道現代人營養充足,不用擔心胎兒的發育問題,
但是當駱弟兄用一種「小bi 要輸在起跑點上了」的眼神看著我時,
總能精準激起我莫名的罪惡感。
加上小bi 的外公外婆提供雄厚的十三味做後盾,
我從懷孕五六週就開始過起了「吃苦當吃補」的生活。
根據小bi 外婆的說法,吃十三味基本上已經可以應付我跟小bi 的需要。
但小bi 的娘雖然從小受草藥的薰陶,一向自詡不偏食的我,
竟然對十三味的味道非常反感,最後只能勉強接受一週喝一帖。
既然一週只能喝一帖,跟原本的一天一帖或兩天一帖的目標實在差之太遠,
於是我只好開始藥罐子的生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婦女懷孕後體內發生很大的生理變化,為了應付母體這段期間的代謝的改變,而且還要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所需,更應該要攝取充足的營養,以免影響胎兒及損害到自己本身的健康。
孕婦如何吃得健康、吃得營養、吃出健康又聰明的寶寶-----孕期飲食原則與必需攝取的營養素有下列幾項:
1. 蛋白質: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皮膚血液器官內分泌腺的主要來源。蛋白質攝取不足時會造成生長發育遲緩、體重不足、容易疲勞、抵抗力減弱。懷孕期攝取不足容易產生貧血、水腫、子宮收縮能力不良、流產或出生嬰兒體重身高不足。若懷孕前身體狀況良好,懷孕第一期不需要特別增加蛋白質攝取,但懷孕第二、三期每日需增加6-12g蛋白質。其中一半以上需來自高生理價值蛋白質的動物性食物,如:蛋、牛奶、肉類、魚類等,植物性蛋白質可增加豆漿、豆腐等黃豆製品的攝取量。
2. 葉酸:葉酸缺乏會導致胎兒腦神經管缺陷,懷孕期間葉酸的需要量是平日的三倍。衛生署建議孕婦每天應攝取400ug葉酸。同時最好能從懷孕前一個月到懷孕後的三個月都服用。葉酸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豆類、一般綠葉蔬菜、全榖類、蘆筍、香蕉、柳橙汁、葡萄汁、肝臟、瘦肉、蛋黃等。
3. 鐵:鐵質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物質,因此孕婦必須增加強鐵的攝取。懷孕的中、後期,可在醫師的指示下補充鐵劑。一般來講,孕婦在懷孕的第7~9個月以及哺乳期間,所需鐵質大約為45毫克左右。富含鐵質的食物有:豬牛肉、豆類、深綠色蔬菜、穀類、核果、肝臟、內臟、蛋黃、貝類、牛奶、葡萄等深紅色水果。
4. 鈣:胎兒的骨骼、牙齒成長均有賴鈣質的提供,孕婦缺乏鈣質,容易腰酸背痛和骨質疏鬆。鈣質的食物來源包括牛奶、乳製品、小魚干、鮭魚、沙丁魚、豆腐、胡桃、杏仁、深色葉菜類、黃豆製品。適度曬太陽的話,可幫助形成維他命D,有利於鈣的吸收。
5. DHA: DHA能夠幫助胎兒的腦部與眼部發育。 DHA是屬於ω-3系列的必須脂肪酸,例如鯖魚、鮭魚、鮪魚、鯡魚、沙丁魚、魚油膠囊以及亞麻仁油等,都可以在人體內合成DHA。孕婦只要每天吃一大塊的魚就可攝取足夠的魚油。
6..維生素:懷孕期間維生素的需要量均應增加。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,如:蕃石榴、柑橘類、木瓜等;維生素A含量較高的食物,如:深綠色及深黃色的蔬菜、水果。
7.纖維質及水:孕婦應攝取適量的纖維質及水分,以防止便秘。纖維質含量較高的食物,如:芹菜、竹筍等蔬菜及梨、蘋果等水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